新华社北京5月26日电题:如何助推职业教育驶入“快车道”?如何提高教育公平与质量?代表委员这样说
新华社记者陈聪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更加凸显对民生的关注。其中对发展职业教育作出的部署,引起代表委员热议。
全国政协委员、山东省东营市副市长冯艺东建议,加快发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他说,我国高等教育面临“高不成低不就”的问题,培养理论型研究人才的“专精特”教育深度不够,同时面向培养技能型应用人才的职业教育缺乏理论功底。
冯艺东注意到,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资助以训稳岗,今明两年职业技能培训3500万人次以上,高职院校扩招200万人。“这不仅可以有效解决大学教育和用人单位需求不适应、不匹配的问题,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当前面临的就业压力。”冯艺东说。
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执行院长张志勇关注到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办好特殊教育、继续教育”“资助以训稳岗”等内容。他认为,这既是国家在保就业、提高就业人员技能方面的重大举措,也是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调整完善教育结构的难得机遇。
张志勇说,职业技能提升和高职扩招提质是推动职业教育改革的战略机遇。而实施“国家产教融合建设试点”,是深化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举措。
冯艺东认为,对于目前的教育结构调整问题,不宜“一窝蜂”新设立大量高职院校,这样做一是成本高、见效慢,二是由于学生和家长受传统思想影响,短期内招生可能会存在一定困难,三是新建高职院校的专业课程设置对社会需求的契合度较难把握。
他说,可以探索通过调整部分高校的大学课程设置来解决学生所学和所用部分脱节的问题。比如,可以试点把部分高校一、二年级的课程设置为以基础理论、通识教育为主,三、四年级的课程中增设与专业相关的职业教育内容。这样,大学毕业生既能掌握较为全面的理论功底,又能够具备将来用人单位需要的职业技能。
时至今日,百姓对教育的需求,已经从“广覆盖”转变为更加追求公平与质量。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动教育公平发展和质量提升。扩大高校面向农村和贫困地区招生规模。
提升教育质量的关键在教师。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四中校长马景林说,农村中小学的师资问题是限制这些地区教育发展的关键。切实了解农村教师的发展需求,为农村教师职业注入活力,才能提高农村教师整体素质,保障农村教育长期可持续发展。
马景林说,北京四中从2016年起着手实施“教育改变家乡”教师成长计划,组织面向农村学校特别是贫困地区中小学的校长、教师培训学习活动。通过探索构建适合农村中小学校长、教师职业发展的学习模式,这一计划现已形成乡村校长领导力课程、班主任课程、创新实践课程等多维度的培训课程体系。
【我要纠错】 责任编辑:宋岩
来源: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