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起义”是指进步革命的公开武装行动。一种含义是:革命人民为反抗反动统治,而举行的武装暴动;另一种含义是:反动集团的部分武装力量,或个别军人背叛所属的集团、投奔革命队伍。然而,这里的前一种起义是基本的、主要的含义!
自古以来,“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这从来都不是一句空话。秦末时期,秦朝朝廷筑长城、建阿房、凿皇陵,无一不耗费大量的劳动力。百姓深受徭役之苦,对朝廷的尊敬、信仰的摇摇欲坠,只需一点火花就能引爆整个社会。
中国历史上,有着无数次起义军的出现,著名的“大泽乡起义”就是历史中的第一次大规模平民起义。这次起义在当时的社会中,具有非常大的影响,但是,为什么只持续了短短半年就结束了?其中,作为领头人的陈胜、吴广,最后,又是怎么收场的呢?
陈胜与吴广就是典型的平民阶级的代表人物,陈胜年轻时是一名雇工,帮着给别人做工赖以生存,若说有什么不同,大概就是:他比其他雇工更善于思考、并非一个保守固执之人。
公元209年,身为屯长的陈胜与吴广被派遣押送九百名农民前往渔阳屯戍,变故也就发生在这次途中。秦朝对下层人民格外苛刻,这次屯戍,如果不能按时抵达,所有人都难逃一死。偏偏陈胜等人在途中遭遇突发大雨,使得这次进程非常缓慢,按时抵达成了不可能的事。
在这样的情况下,唯有反抗才能脱难,好在,陈胜、吴广也不是顽固不化之人,连夜商量后就决定,反了!“名不正则言不顺”,想成事儿怎么也得有个由头。在那个时代,也就只有两个人能得百姓之心:
那就是贤名在外的秦始皇长子——扶苏;
战功卓越、爱护百姓以及士兵的楚国名将——项燕。
可惜,这两人都已是生死不知。两人商议之后决定:以此二人的名号揭竿起义。古人信巫蛊占卜再正常不过,陈胜、吴广两人也不例外,行事前特意前去占卜一番吉凶。之后,他们还从中得到灵感,“鱼腹藏书,狐狸称王”,以此,证明陈胜就是那个“天选之子”,以收服民心。
这一切也顺利的进着行,在又一次冲突中,陈胜、吴广一举杀死押送徭役的两名军官,群众一呼百应,至此,二人率领这九百人打着项燕的旗帜,开始了起义之路。陈胜一行人首先做的就是前往原本属于楚国的都城——陈县,势必要将其夺回。
起义军一路前行,不断有百姓加入,以致在不足一月的时间内,这只起初只有数百人的起义军迅速扩张到了数万余人,其中,还有数百辆战车,千余骑兵。面对这种一呼百应得阵势,等陈胜、吴广抵达陈县时,城内官兵早已仓皇而逃,陈县就这么轻而易举的被拿下。
之后,占领陈县的陈胜直接以此地作为聚集地,自立为王、设百官,而从头至尾一直跟随陈胜的吴广,俨然就是这个集团的“二把手”。可以说,陈胜称王看似顺理成章,其实不然、至少在当时的局势下是不适合的。
跟随陈胜起义的多为普通百姓,未经整顿心思不齐,起义不过是无奈为之,要说多么忠心,那就是无稽之谈。但是,陈胜一称王可谓是将自己的野心暴露在所有人面前,自然引得众人不满。在其称王前,陈余、张耳两人也曾劝阻过陈胜:
将军瞠目张胆,出万死不顾一生之计,为天下除惨也。今始至陈而王之,示天下之私,原将军毋王。大意是:将军当初大胆起义是因形势所迫、求生的无奈之举,也算为天下百姓铲除毒瘤。但是,如今将军一攻占陈县就要自立为王,这不是将自己的私心展示给所有人看。
所以,他们希望陈胜不要称王,但显然,陈胜并未采纳二人建议,这也引起了后续的一系列问题。
有一就有二,陈胜能称王,同为平民出身,别人为什么就不可以。整个疆土陈胜等人所占据的不过尔尔,尝到甜头的陈胜怎会到此为止。在接下来的计划中,陈胜接连派遣武将兵分几路攻打其他城池,计划进行都很顺利,可惜,陈胜错算了人心。
其中,被派去攻打赵国的武臣顺利拿下邯郸,但是,在这之后,他却是直接在此地重演了陈胜走过的路,自立为赵王。紧接着什么燕王、魏王接连而起。这对刚刚取得胜利的陈胜可不就是一种讽刺,但是,作为一个起义不久的头子,手下本就人心不稳,陈胜真就拿他们无能为力。
甚至,最后在属下的劝说下,他放弃了杀武臣家属泄愤的想法,承认赵王不说,还派遣使者前去朝和。作为“一把手”的陈胜尚且如此,何况吴广。被派去攻打荥阳时,起义军遭到了大秦帝国几十万大军镇压。但吴广最终不是为秦军所杀,而是死于自己手下的将领王臧之手。
王臧等人为争权夺势,假借陈胜之名杀害了吴广,甚至,还嚣张的将吴广的头送回给陈胜。按理来说这种事谁忍得了,偏偏陈胜就能,甚至,在吴广死后,直接将田臧封为上将。真就应了陈胜曾经说过的那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吴广被田臧所杀,或许,陈胜认为:这证明了田臧更有才能,毕竟,陈胜当初也是靠杀而立。而死去的吴广,曾经的兄弟早就没有价值了。再回想起陈胜早年间对同为雇工的朋友说过的“苟富贵,勿相忘”,这一切似乎都成了一场天大的笑话。
但是,陈胜吴广起义却从根本上动摇了秦王朝统治,为尔后项羽、刘邦灭秦创造了有利条件,在中国农民战争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对后面的封建统治者也是一个极好的教育,汉初的休养生息政策和开明统治很大程度上是受农民起义的影响。
参考资料:
【《史记·陈涉世家》、《史记·秦始皇本纪第六》】